作者|宇色Osel 出版社|楓書坊
啊,也是以緩慢的速度把下集讀完了。讀完上集之後,每天睡前都會打開下集讀個幾段,感覺夜深人靜的時候,傾聽無極瑤池金母的訊息很溫暖,很療癒,很安心。
愛這件事情,永遠是我們人類的課題。誰不想被愛,誰又不想去愛呢?對吧。
我對於書中談及到的「修行」這件事情更是感觸頗深,自小經驗讓我對修行產生了極大的誤解,以為修行就是不能有憤怒,而是要全然地慈悲,但,我對於眼前憤怒的「修行」者,完全不敢靠近,心想,怎麼一個修行的人會如此地無法掌控自己?
後來開始接觸更多書籍、觀點還有心理學之後,才意識到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情緒,小時候對於沒有情緒的誤解,實際上,那應該是「平靜」的狀態,是可以與自己的任何情緒相安在一起,不過,偏偏有很多長輩會認為所謂的修行就是不能展現怒氣,必須壓抑自己的任何負面情緒,只要你講話大聲了一點,就會說你兇,就會指責你根本沒有在修。
現在回想起來,一切實在是太奇怪了。也造成我後來對宗教再也無感的原因之一。(但我依舊喜歡佛法與靈訊)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愛的種子,它可以接收愛,也可以產生愛,然而,修行就是種子的養分。那麼,真的要進入宗教或是某些特定的儀式才能算是修行嗎?沒有那回事,真正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裡,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如何看待外在世界的一切,如何安放自己,如何照顧自己,日常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選擇都是修行。
所以,透過好好過日子,心中那個種子就會逐漸發芽、開花,愛,也會因此滿溢。
用文字說明真的好容易,當親身執行才發現一切不易,宇色老師在《請問輪迴中》提到,我們真正要看的不是鏡子裡的世界或自己,而是鏡子前的我們在做什麼。
這個觀點感覺提過好多次了(可能也聽膩了?😂),可是,確實是這樣啊,外在世界是內心的投射,我們如何看待世界也顯示自己內心的狀態,所以,透過對於外在世界的覺察,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是必須,也需要持續的練習。
最近,在收回各種投射的學習中感到痛苦萬分,各位,共勉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