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以來,每到誠品閒晃時都會發現架上多了很多中國作家的勵志書,去年喜愛的心靈雞湯,如今已經不太會主動去翻閱了,覺得大同小異,因此,當我拿起這本書發現是中國作家時,立刻又擺回書陣去了。
那又是為什麼我竟然入手了它,讀完它,然後,此刻還正準備一篇專屬的樂讀文章呢?因為,我看到了御姊愛的推薦,所以,認真地看了作者的介紹以及瀏覽了這本書的目錄。作者高原,江蘇人,現為美國培訓機構ONG公司聯合創始人、知名培訓師、潛能開發專家...(略)。
疑,好像可以買回家讀讀,心裡有了這個念頭(對於自己一開始的以偏概全,深感抱歉)。
也許可能是作者長居美國的關係,文章顯得較少中國味,這種閱讀文字的感受我覺得很難解釋,如果不看作者,我可能會覺得這是一本翻譯書。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很明顯地也是在敘述關於人際關係的問題。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這類型的書籍,一方面是覺得人性很奇怪,但也非常有趣,另外一點則是,自己過去也曾經過度社交,無法拿捏與他人適當的距離,更別說分辨什麼是「有效社交」了。而過度社交的那種空虛感會慢慢地演變成一些負面、消極的的生活型態,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雞皮疙瘩。
因此,現在的我,想多為自己著想一些,不願再忽略自己的需求,也不想再過度社交,所以,讀完了這本書,我得到了許多不同的觀點,對於此刻的生命歷程來說,是一帖良藥。
這本書,如同御姊愛在推薦序的最後一段所寫到:「本書值得每位成年人一看再看,是自我提醒的經典之作。唉,地球人的世界是很複雜的,不多點準備,難不成等著逃向火星?」閱讀完這本書,再回看一次推薦序之後,我心想:「真的!這本書好好看~」
真希望分享的段落不要太冗長(笑)──
.人們因為缺少真正的朋友,所以積極、頻繁的參加社交活動,卻又找不到真心的好友。
.為了生存和發展,人們離不開社交,進而癡迷的使用各種社群軟體,為自己編織一張大網。但是,當你毫無節制地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耗費在上面時,社交就失去它應有的價值。社交致死?它殺死的是你對生活和工作的自由支配權。
.無事可做的人未必就會孤獨,奉獻許多事情卻無人認可,才最有毀滅性。
.越是苦惱於孤獨的人,就越喜歡社交,他們會想盡辦法,花大量的時間結交朋友。
.你所做的決定,最終都需要自己衡量,這是我們從恐懼孤獨到接受的第一步,也是第一個原則。
.我們有時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心態,而是腦中的想法。
.當一個人是否具有依賴他人的習慣及性格,早在讀小學、國中時,就已經被定型了。
.越在意什麼,就越缺乏什麼。
.將朋友視為存在感來源的根本原因,是來自於本身沒有自信心。
.請不要再透過他人,發現自我價值,而是主動面對自己。
.越看不清自己的人就越自戀和虛榮,透過比較來證明自己,擅長炫耀打擊別人。他們拼命結交朋友,並努力維持品質,是為了壓制別人,來獲得滿足。
.壞關係顧名思義,就是我們應該警惕並遠離的人,卻陰錯陽差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朋友,與我們產生了很深的聯繫,最終卻傳遞負能量,使我們的生活造成傷害。
.對於一個身陷困境的人來說,最怕的不是眼前的困難,而是信心的喪失。
.擁有正能量的朋友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他將正能量傳遞給你,並影響更多的人。當你傷心絕望時,他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為你找到紓解情緒的出口,並且幫你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都需要一位這樣的朋友,他不需要和你一起哭,而是能讓你重新歡笑。
.我們從來都不缺一起玩樂的朋友,卻缺少能把虛榮的自己打醒的人。
.朋友之間應該是一種積極向上、提供正能量的關係,即便做不到君子的境界,也不能成為小人。
.即便和朋友的價值觀具有不可調和的衝突,也要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在思想的碰撞中學會寬容和理解。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立;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聯接成整個陸地。(十七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
.人們現今的人際關係普遍是「多」而「無效」。廣而不精的人際網絡帶來形形色色的朋友,不會是我們有效的關係。
.如果你的朋友不肯在關鍵時刻幫助你,並非人情太過冷漠,可能只是你高估了你們之間的關係。
.假如你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去維護虛無的網路社交、羨慕及讚美別人的光芒和強大,你就會忘記自己的初衷,以及為了現實的目標所應該付出的具體行動。你以為時間安排得很滿就代表充實和收穫,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被無意義的事情遮蓋,而你卻對此一無所知。
.大部分的成功都是偶然,失敗才是人生的常態。
.獨處不是發呆,也不是無所事事,而是要充分的利用寶貴的時間來充實自我。
.有的人也喜歡獨處,把自己關起來,與朋友隔離,但理由卻是對他人的厭惡(是被迫選擇孤獨的生活)。這很難持續、也不健康,因為他的眼見之處都是晦暗和不堪。時間一久,獨處會變成不合群,而導致他的社交都會變得困難,這是一個無休無止的惡性循環,直到變成一個孤僻的人。
.一個人的生活只能做到健康和獨立,而「給予愛」卻讓我們變得強大。
.最能提升我們幸福感的,恰恰是那些看上去沒有回報和沒有意義的事情。
.對於情緒的垃圾人,我們不需要回應他們,只要報之以微笑,轉身離開就可以了。(看到作者稱傾倒情緒垃圾的人為垃圾人時,不知道為何就大笑了出來XD)
.需要投注精力的就不算朋友,算社交。
--
在《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當中,也有許多貼近生活的故事分享,很值得入手閱讀它,順便清理一下你通訊錄中的幽靈朋友(笑)。
-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購買連結※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樂讀文章其他平台💖歡迎訂閱與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