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立刻就想到台灣很紅的勵志書《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但我沒看過就是了XD)。沒錯的,我們都知道日子簡簡單單的過就是一種幸福,儘管抱持著這樣的態度生活,不過冰山下的劇場可能在許多時候還是會不小心就澎湃到不行。
這本書挺有趣的,有許多對於大腦的認識,且運用諸多的研究來探索為何人們總是會過度思考以及不小心就想太多,我覺得與書名有些違背,讀起來沒那麼簡單,不過,大致上的重點都已經呈現在各段文章的開頭與結尾,反倒是喜歡閱讀研究案例的讀友們或許會很喜歡。
書中提及的45個讓思緒便清晰的方法,每一篇都算是蠻獨立的文章,不論是循序漸進或者跳躍式的閱讀,都不影響讀者吸收精華。
雖然,我個人覺得部分重點都已在大標上,但是內文也是有不少很不錯的觀點,可以讓讀友們做做筆記,進而更加認識這本書。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雖然思考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技能,但過度思考只會徒增不安,浪費時間與精力。
.人總是在擔心一些只要發生某事轉移注意力,就會拋諸腦後的問題。
.雖然人會牢牢記住短時間內「不小心做了這件事情」的後悔感,但對長期「沒做」的事,後悔的記憶卻更加深刻。
.當你無法集中注意力在眼前的事物時,便很難感到幸福;而當你專心一意時,則很容易感到幸福。
.為了做出「好選擇」而花費大量時間去蒐集堆積如山的資訊,有時反而會選出不那麼好的選項。
.得失是一種「思考」,利他行為則是一種「本能」。
.「煩躁會引來煩躁」,當發生令自己不滿或不快的事時,人會變得更有攻擊性。
.愈是長時間沉溺在過去的記憶裡,而且愈頻繁這麼做的話,大腦就很容易老化。
.從積極的角度看事情當然比用消極的態度思考來得更好,但未必就能斷言「正向思考很好」。
.一旦強行將內心湧上的不安或負面情感轉換成正面思維,大腦就會陷入混亂,呈現一種類似引擎過熱的狀態。
.認真投入一件事情或許很重要,但做些傻事笑一笑也是必要的。
.不安愈大,理想往往就會愈高,而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也會變大。當差距愈來愈大,我們也愈容易被負面情緒和思想所掌控。
.幸福是綜合多種要素組成的,並不是採取某個「可以帶來幸福」的行動就能一帆風順。
.無論是透過金錢、興趣、人際關係還是其他任何東西,用這些來滿足自己只不過是一時的逃避。「過得比誰都好,所以很幸福」、「過得比誰都差,所以很不幸」,這種相對的幸福也不能算是幸福的本質。
.「可愛」的東西不只療癒,更能幫助我們提升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