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

樂讀|故事裡的心理學:陰影與個體化



讀完《故事裡的心理學》上冊之後,迫不及待地想繼續閱讀下冊,原因是我個人對於陰影與個體化的整合非常有興趣,而彷彿也正好是自己目前人生所面臨的課題。(邁入中年了啊我)
 
何謂陰影呢?鐘穎老師在導讀的部分有提到 ───
 
「陰影是那些被排斥的人格面向、劣勢心理功能等事物人格化後的產物。它同時也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因為社會化與道德倫理的要求而被拒絕的自我認同的一部份。」
 
我認為陰影也可以用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內在小孩」這個名詞來詮釋,它代表著我們內心不想被別人發現的慾望及想法。近年來,開始有不少人提倡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這意謂著,倘若我們想活出自由、圓滿的生命,就該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內心,去理解自己的脆弱,然後,擁抱它、接納它,因為它無法被切割,它是我們不同面向的其中一面,本質上都是一體的。若我們總是試著切割,只想保留所有「好的」面向,那麼生命便會失衡,永遠無法走向完整。
 
從發現陰影到面對與擁抱,在這邊用了《化身博士》、《黑貓》、《地海巫師》三則故事來說明這一段歷程,比起上冊,陰影的故事多了一些血腥與暴力,讀起來比較怵目驚心,可是非常精彩。
 
接納陰影之後,我們便會走向個體化的整合,這邊以電影《哈比人》來敘述男性的個體化之旅,以童話故事《綠野仙蹤》來說明女性的個體化之旅,實際上,並不是指生理上的男性與女性,而是代表我們內在陰性與陽性的部分,每一個人都有,也都該調和。

或許是因為自己也正在面臨陰影與個體化的課題,所以在閱讀下冊的時候,總是會不斷的省思,也感覺特別燒腦,中年人的這一趟整合旅程,真的好不容易啊!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好奇是孩童的重要特質,他們總是能用天真的眼光看待大人已經熟悉的事物。所以對他們來說,生活是一種發現,但對大人而言,生活卻是一種日常的規律。這兩種態度並沒有誰對誰錯,但對只願意擁抱後者的人來說,生活未免太無趣了,因為規律雖然帶來了安全,卻抹殺了可能性。
 
.那些我們內心沒有的東西不會困擾我們。深度心理學認為,當我們嫌惡或氣憤某些人與事時,最好要回頭看看自己有什麼部分被它勾起。這不僅是深度心理學揭櫫的道德責任,也是每個現代人應當有的素養。否則我們就會很容易一再地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陰影,卻渾然不覺那其實是我們自身的一部份。許多爭執與對立都是這樣造成的。
 
.不論是愛還是恨,我們都投射了某些東西在外界那個我愛與恨的人或物上,這麼說來,正是那個自己所不認識的黑暗讓我們深深地參與這個世界,不論是靠近還是逃離皆是如此。
 
.將陰影投射出去當然很輕鬆,因為我們只需要怪罪和貶低對方就可以。這就是為什麼仇恨總是比起愛更能動員群眾,而政客總是很清楚這個道理。
 
.在批評的話語說出口之前,或許我們都要更深地警覺這是否源於我們內心的黑暗。
 
.人格是禁不起過度刪節的,真實的人生沒有草稿,根本無法重來。如果我們想要追求「完美」,只能戰戰兢兢過日子。
 
.凡是被我們拒絕的,都會悄然回訪。
 
.生命的真正知識只有在我們願意親近個人的黑暗時才可能學會。
 
.缺乏內省的中年人不可能進入一段有意義的親密關係,哪怕他博學、良善,都很難碰觸到內在的神聖。
 
.如果陰影必須消失,那麼光明也會跟著死去。
 
.認識陰影,接納陰影,然後我們的整合之路才會正式開啟。
 
.陰影雖是我們的黑暗面,但沒有它,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索然無味,人格也跟著慘白黯淡。
 
.永遠記得,它(陰影)會魅惑我們,它就是我們,但並不是我們的全部。黑暗雖是來處,光明才是去處。
 
.真正重要的東西只能透過沉默來教導,那些喧嚷嘈雜的道理雖然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但總是讓我們脫離內在越來越遠。 
 
.世界就是我們內在的延伸。
 
.我們無法用光明擊敗陰影,因為它們互為表裡,一如火與炭,人不可能只留著火的溫暖。
 
.陰影是我們自我認同的一部份,在社會化的過程裡被我們拋棄而剝落。但那些被否認的殘餘物仍會試圖回到它應有的位置,要求被意識的自我承認。
 
.人本自完整,卻從不自知。我們藉著占有更多東西來維持虛構的完整感,卻不知道完整一直存在。深度心理學是走向完整的心理學,而接納陰影就是使我們能得到完整的第一步。
 
.我們的根就在黑暗中,土地是我們的國度……希望不從上方來,而從下面來。希望不在令人眼盲的強光裡,希望在那人類長出靈魂的黑暗之中。(俄蘇拉.勒瑰恩/美國兒童文學作家)
 
.真正的成就不是在職場、學歷還是收入上勝過他人,真正的成就是與自己的和解。
 
.世界各地的傳說與故事都隱含了個體化的經歷,正是這些經歷告訴我們:人人都是,也都能成為自己生命裡的英雄。
 
.意識不及之處,陰影就會恣意蔓生。
 
.外在的困境往往反映內在的失衡。
 
.以占有為生命樣態的人會以占有物的多寡來自我界定,這樣的人總是過度認同自己的工作,樂於戴上職場上的頭銜。學歷、出版品、收入、房地產、旅遊地,這些都是他們熱衷蒐集的寶物。這類人的親密關係通常很失敗,與他人之間僅有表面的膚淺互動,因為不管他們的穿著再怎麼派頭,都掩蓋不了他們自私的本質。
 
.一個人的內在是封閉還是友善,在人際關係裡是無所遁形的。
 
.個體化不是別的,它是重新發現自己的過程,發現自己並不如想像中匱乏,發現內在圓滿的自性。
 
.在所謂的「文明」裡,不會有女巫或魔法師存在的空間,也就是說意識驅趕了黑暗,將那些曖昧模糊的東西都給抹殺。科學照耀且利用了大自然,但大自然卻因此頹敝,我們的心靈也變得迷惘。
 
.一個被母親深深愛過、好好陪伴過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有足夠的信心跟勇氣來面對困難。
 
.耐性是個體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最可貴特質。
 
.我們只能從他人的眼裡看見自己,因此所謂的自我評價往往是他人的評價,自我的慾望也往往是他人的慾望。
 
.知識永遠是一體的知識,雖然我們習慣將知識與技術、態度分開對待,但若缺了情緒的經驗與體會,技術與知識都無法恰當地使用。
 
.所謂的完整,既非在現實世界中追求完美,亦非在心靈世界中沉溺於平靜,而是努力地在這兩個世界中取得平衡。
 
.憤怒總是包裹著脆弱。
 
.脆弱有它自己的位置,如果不去經驗那層脆弱,我們就學不會體貼,不論是對自己或他人。
 
.我們以為秘密在老師的腦海裡,在書本的某一句話中,好比年輕人以為成功之道是在遠方,他們想讀國外的大學,想認識異地的朋友,想接觸不同領域的學科。越是向外看,越是看不清。旅行讓我們走得遠,卻不見得能使我們看得更深。如果內在不清明,護照本上再多的印章也無濟於事。

出版社:楓書坊
※ 2023.04.20 補充
因有讀友向我反映陰影與內在小孩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請教心理專業的幽樹老師來替我們解說。

以下為幽樹老師的文字:
 
內在小孩跟陰影是兩個獨立的概念,榮格的文獻裡偶爾會用孩童原型或內在小孩來描述我們童年時期的成長經驗,後來比較常被身心靈領域引用,通常被用來描繪我們潛意識裡,沒有被適當滿足的童年需求,但在我的實務經驗裡,內在小孩不一定都只有受創的部分,可能也有富有創造力、天真喜悅的一面,簡單來說,我覺得內在小孩跟榮格心理學沒有非常密切的關連。
 
陰影是比較多接觸榮格心理學的人會知道的名詞,陰影的概念通常比較複雜,因為榮格自己本人就提過好幾種不同的定義,可以分成個人、集體跟原型層次。
 
在個人層次用來描述與人格面具相對立的部分,回到每一個個體身上,陰影的面向可能很不一樣,一個成長於黑幫家族的人,他的陰影可能是為了助人或正義而犧牲自己,生長於警察世家的人,他的陰影可能是殺人放火這類不道德的事情。
 
社會集體層次上,是受到社會主流價值觀壓抑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陰影不一定都是壞的或黑暗的,而是遭到個體壓抑的部分,以集體社會來說,可能會是懶惰、自私等等的特質。
 
這兩者可能會有重疊,例如如果我們被教導要認真負責成熟穩重,那個活潑天真的部分可能就會變成陰影,所以我覺得如果是提到兩者的相關,而不是等同,可能就會持平一點?
 
以上。謝謝提出問題的讀友和幽樹老師,讓我們彼此有機會可以一起討論榮格心理學。想了解更多陰影相關,可參考鐘穎老師寫的書籍以及社群「愛智者書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