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 譯者|林金源 出版社|木馬文化/讀書共和國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大多數的人可能會誤以為我們拼命地將時間奉獻給工作,是因為科技快速發達的關係,但作者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在引言中馬上就用了一段西元一九三二年的文章,述說人們不再享受閒暇之餘,而開始不斷地追求效率,並表示:「科技並未造就這股風尚,只不過助長了一種既存的文化。我們世世代代狂熱地投入工作,讓自己變得悲慘。我們長期逼迫自己,以致忘記了我們的目標,並失去『輕鬆愉快和嬉戲玩耍』的能力。」
以前較年輕的時候真的會用許多工作或交際來填補每日空白的時間,以為可以從中獲取一些成就感與人脈,可是老實講,最終得到的只有更多的工作量與疲憊感,因為做這些事情的目的並非事情的本身,大部分只是追求那不切實際的慾望,例如想要讓別人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強、成為大家的萬事通、希望自己在職場上的能力不要落後大家太多等等,漸漸地,生活如赫莉所說:「我們用效率的高低而非滿足感,來評價我們的生活。」
對啊,為什麼我要用這些成就來證明我自己?(結果,最後也沒有變很強就是了,一切還都砍掉重來,哈)
差不多在工業革命後,「時間等於金錢」的這個概念逐漸深化於每一個人的大腦中,好像生命似乎一刻都不得閒,只要你一閒下來就是偷懶,就沒有收入!欸,這真的太奇怪了吧。可是,我小時候真的還這樣覺得,好像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有生產力才是正確的,也因此,每當有點懶散的時候,就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太沒用了。(淚/累)
其實,這一年來我開始學習讓自己不再那麼拼命在工作賺錢這件事情上,雖然說正值中年期,賺錢仍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但我不再輕易地用不在原工作範圍內的公事或是超乎我個人能力的事情來填補珍貴的休息時間。
寫到這邊,是的,沒錯!《失控的努力文化》整本書談論的就是工作這件事,第一部探討人類為什麼會演化成這麼過度努力的工作狂,科技如何讓我們不斷地追求各方面的快速,我覺得讀起來蠻精彩的。
而關於科技、電子產品的普及以及社群軟體的使用,赫莉與《好感力》的作者艾格持類似的看法,那就是並非全然地斷開它們,而是要學習有效的應用。
第二部則是引導讀者拋開效率崇拜,讓更多的專注力能夠放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總共有六個小章節,分別是:挑戰你的認知/讓媒體退出你的社交生活/起身離開你的辦公室/投入於空閒時間/建立真正的連結/眼光放長遠,雖然佔比比第一部短上許多,但我覺得卻是非常實用的部分,大推!
這本書也會讓我想到先前閱讀過的《集體倦怠》,兩者都是從工作的面向出發探討過去到現在的社會以及生活變化,但我個人覺得前者比較傾向在討論感受的部分,後者也就是這本書則是在談我們的行為,書中參考的文獻年份也更久遠。不過說穿了,其實它們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雖然,這幾本書都不太好閱讀,可是都很值得用一點閒暇的時間閱讀它們,好好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至少,停下總是向外追求的腳步,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真正想說的話,絕對有益無害。
「別再試著要向別人證明什麼,只管收回你的時間和收回你的人性。」、「請記得從生物學和演化的角度而言,我們並非『生來就是為了工作』。」這是我特別喜歡的兩段結論,送給讀到最後的你們。
👇👇👇有興趣的小讀友們可以到博客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