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川北稔 譯者|陳令嫻 出版社|遠流出版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隨著時代的變化,現代人比起建立家庭,更是重視自己的生活品質,再加上就業、物價開銷大等壓力,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婚且繼續與父母同住,我也是與家人同住的族群,是蠻能理解與家人住在一起的安心感。
然而,在與家人同住的族群中,有一些人是足不出戶、不外出工作也不建立外在的人際關係,我們台灣稱之為「啃老族」,而在日本則是「繭居族」,他們的形象很常出現在日劇中,大多都是因校園霸凌或是遭遇心理創傷而緊閉心房的年輕人,不過,實際上,繭居族不單只有青少年,也有許多中年人經歷職場挫折或轉職失敗,進而選擇躲避社會。
乍看之下也沒什麼問題,但事實上,隱藏著更大的問題,像是年邁父母的長照或是家暴等根本不想搬到檯面上曝光的問題。
就如同序言中提到在2019年震驚日本社會的兩件殺人案,首先是川崎事件,以及隔沒幾天發生的日本前大使親手殺害44歲長子的事件,經調查後發現川崎事件的加害人與日本前大使的長子都近似「繭居狀態」。雖然繭居與事件沒有直接的關係,卻因此讓許多家長開始注意到繭居在家中的子女,甚至是伴侶。
我很喜歡作者川北稔先生在這邊不用「繭居族」來歸類他們,而是用「繭居狀態」來形容。在書中是這麼說的───
繭居是一種「狀態」,進入繭居狀態的人,家中是主要的生活範圍,因此不會參與任何與社會有關的活動,任何人都有可能經歷這種狀態。
大多數人面對正在經歷繭居狀態者的態度,通常很少去理解,反而會以催促的方式去詢問他們什麼時候要出去找工作、什麼時候要重返校園、什麼時候要為自己做點什麼事情等等,在這種雙方互給壓力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引發衝突,也可能造成長久性的溝通阻礙。
在本書中有分享許多社會團體在協助繭居狀態者曾面臨到的問題及幫助他們破繭而出的方法,雖然不是輕鬆的議題,但很值得去了解,套一句書中案例提到的觀點:「對於繭居狀態者,同住在一起的家人要討論的是如何幫助他們,而不是如何照顧他們。」
老實講,我本來以為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照顧同住的年長家人,結果反而還上了一課自己都沒有想過的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