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樂讀|看不見的影響力: 華頓商學院教你看清自己如何受影響,做最好的決定

作者|Jonah Berger(約拿.博格) 譯者|許恬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拜讀完第三本約拿.博格的書,真的只有更喜歡他而已,但這本書其實是他的第二本著作,為《何時要從眾?何時又該特立獨行?》的暢銷慶祝版,老實說,原本的書名我也非常喜歡。

說真的,人類啊,每當一睜開眼之後,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且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在下每一個決定時都是貫徹自己的想法,例如,今晚要吃什麼?週末要怎麼度過?這類的生活小事,亦或是大學、任職公司要挑選哪一間的人生重要大事等,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仔細思考一下,我們所做的選擇會不會暗藏著某些人的期待或眼光呢?
 

2021/11/15

樂讀|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


作者|山田弘美/濱田真由美  譯者|龔婉如 出版社|方智/圓神出版
 
身為手帳控,本來就蠻喜歡寫東寫西的,日記當然也不例外,雖然我不會每天都寫,但對於坊間很有名的「感恩日記」、「讚美日記」都是我很喜歡融入在日記裡的元素。
 

2021/11/14

樂讀|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活出理想人生的身心靈清理法則


作者|莎拉.奈特(Sarah Knight) 譯者|彭湘閔 出版社|遠流出版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其實,我自認為自己算是蠻會劃分界線(限)的一個人,對於喜惡也可以清楚的表達,可有時候心裡還是會被一些什麼東東干擾著,偶爾也會影響到情緒,覺得莫名其妙,哈。
 
沒想到我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了,原來有些隱藏的議題正在消耗我的在乎成本!
 

2021/11/12

樂讀|有植物的美好日常:在尋找自我的路上陪伴我的花草,以及不小心種死的盆栽


作者|凱蒂.瓦茲(Katie Vaz) 譯者|蕭寶森 出版社|遠流出版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即使一不小心就把植物種死,它們依然療癒著我。」
 
作者同時也是繪者的凱蒂.瓦茲(Katie Vaz)在台灣版序的標題這麼寫著,讓我看了整個會心一笑,秒懂。
 

2021/11/10

樂讀|讓可愛的錢繼續滾進來:28種財務自由的方法,讓你的錢比你會賺錢


作者|瑞秋.李察斯(Rachel Richards) 譯者|陳映竹 出版社|時報出版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可愛的錢錢又來了!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出版社就再度推出續集,好讓人驚喜。首先,我個人覺得第一本《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是專門給理財小白看的觀念書,人人都可以輕鬆閱讀,續集就比較偏向實戰的部分了。
 

2021/11/09

樂讀|安雅與魔女.アーヤと魔女


作者|黛安娜・韋恩・瓊斯(Diana Wynne Jones) 譯者|李秦 出版社|台灣東販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之前耳聞吉卜力工作室要推出的3D動畫電影《安雅與魔女》是由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擔任導演,讓我整個滿心期待,這次有機會搶先看童書,一個不小心翻開就瞬間閱讀完了。(真的很對不起正在排隊等待閱讀的書籍寶寶們)
 

2021/11/08

樂讀|沙漠化為一口井: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

作者|蔡適任 出版社|時報出版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如今因疫情蔓延的關係,不要說出國玩,就連國內的小旅行都不見得可以順利成行,在這種有點封閉的氛圍之下,看著正旅居於摩洛哥的作者蔡適任老師藉由書籍帶領讀者走入撒哈拉,彷彿有種放飛心智去旅行的感覺,老實說,這輩子也不曉得有沒有機會去一趟沙漠呢。
 

2021/11/07

樂讀|小紅花

繪者.文字|安哲 出版社|親子天下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雖然繪本的閱讀速度非常快,可是在闔上最後一頁的時候,總會覺得內心有一些什麼東西要跑出來似的,這就是我很喜歡閱讀繪本的原因。而在安哲筆下的《小紅花》一書中,結束故事的時候卻可以感受到另一個故事就要開始了,那是屬於讀者自己的故事。
 

2021/11/05

樂讀|人生超整理:任何整理術都比不上你開始思考。想要煥然一新,該整理的不是物品,而是思考方式、人際關係,還有你自己。


作者|森博嗣 譯者|楊明綺 出版社|仲間出版/讀書共和國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說到整理術,大家馬上想到的應該是近藤麻理惠所提倡的「斷捨離」,不過我個人對於極簡、斷捨離等這種簡化物質的生活是沒有太過於熱衷說。兩年前讀完台灣作家廖文君的《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一書之後,更加確信,人生真的不是丟一丟東西就可以輕鬆整理好的。(笑)
 

2021/11/01

樂讀|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


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Christina Berndt) 譯者|王榮輝 出版社|時報出版

☺謝謝出版社的閱讀邀約☺
 
「昨日之我是什麼人,並沒有那麼重要;更為重要的是,今日我們的所作所為。性格在我們長大成人後仍會不斷產生變化,我們始終都有機會重新創造自己。」
 
隱藏在書腰下方的這麼一段話,讓我非常喜歡,也極度認同。有不少人對於比較會表達自我意見的人,常常會用「很有個性」來形容,大家也應該很常從長輩的口中聽到:「誰誰誰的個性就是這樣。」彷彿個性就是一個人的核心似的,堅定且不可動搖。